當學生遇見家屬

當手術刀劃在大體老師身上,醫學生不僅學習到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術,也藉由與大體老師及其家屬的連結,體認感恩及尊重的意義。

當學生遇見家屬

當手術刀劃在大體老師身上,醫學生不僅學習到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術,也藉由與大體老師及其家屬的連結,體認感恩及尊重的意義。

當學生遇見家屬

當手術刀劃在大體老師身上,醫學生不僅學習到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術,也藉由與大體老師及其家屬的連結,體認感恩及尊重的意義。

「西方的觀念是,不讓學習者了解他所解剖的人。」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主任曾國藩,說明早期西方對待教學遺體的態度。

然而,慈濟的教學大體全部是當事人出於奉獻醫學的自願捐贈,曾國藩說:「這些人,他把自己的身體,捐出來讓別人切割,不是為了治他自己的病痛,他期望的是,我把我的身體,託付給你,期望你精進技術,好好照顧未來的病人。」

因此學生若能了解大體奉獻者的生平與捐贈的心意,將能升起感恩與尊重之心。

有姓名 有故事的大體老師

國內教學遺體開始「有名字」始於慈濟醫學院。1994年第一位志願捐贈者林蕙敏,親自打電話給學校表達捐贈的意願,因此校方開始設計遺體捐贈志願書。

慈濟人尊稱「大體老師」為「無語良師」Silent Mentor,他們以大捨之心,對醫學教育產生深刻的啟蒙與影響。

Mentor,源於希臘神話,意指「啟蒙導師」、「良師益友」,既是「導師、益友」,對於受教的醫學生來說,「師生之間」理當認識。

{

當手術刀劃在大體老師身上,醫學生不僅學習到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術,也藉由與大體老師及其家屬的連結,體認感恩及尊重的意義。

他們是「人」不是「道具」

捐贈遺體用作解剖教學的大體,必須在去世後24小時內送到醫學院進行防腐處理;用於模擬手術的大體老師,更需在8小時內就送來急速冷凍。家屬幾乎是來不及收拾喪親之痛,要強忍哀傷盡速把家人送到醫學院,再等待一到四年的時間啟用。

「無論是大體老師或他們的家屬,若不是心中懷有寬厚慈悲的大愛,如何能做到這一點?」慈濟大學何翰蓁老師道出對捐贈者與家屬的無限敬意,「我們希望學生們在大體解剖學這門課中,不只學到解剖知識,將來行醫時,能有更多的體恤與仁心。」

為了讓學生對大體老師產生感恩心,於升上大學三年級,也就是解剖課開始前的暑假,在老師的陪同下,慈濟大學醫學生會到大體老師家中拜訪,了解老師一生的事跡。

慈大畢業多年專攻急重症醫療的蔡斗元醫師,回想當年至今印象深刻:「那個時候大家都是20歲出頭,對死亡這件事其實沒什麼概念。大體解剖是非常複雜的,我是完全理性而沒有感性,如果沒有家訪,我可能就只是把他當作是個教具。當打開大體檯默禱的時候,家訪時老師家屬講過的故事,好像演電影一樣,在我腦海中一幕一幕的飄過去,我覺得老師活生生的在我腦海裡,他只是最後選擇這樣的過程,來完成他的願望。」

擔任婦產科醫師的李佩蓁回想家訪的經歷,是從緊張陌生到感動與感謝:「我們先去做家訪,在解剖的時候,不會感覺是解剖一具屍體,而是一個你認識熟悉的人。知道他是一位很好的爸爸、丈夫,認識了他,你就不會害怕了。」

{

一位大體老師家屬,在學生到訪後,寫下深重的託付:大願成良師,唯盼後輩賢。

無良師遺願 家屬的深重託付

慈濟大學解剖學科王曰然老師總是在行前仔細叮嚀學生,包括電話禮儀、服裝儀容整齊等等:「他們去拜訪家屬,某種程度也安撫了家屬的心,因為等了這麼多年,當一個穿得整整齊齊的醫學生站在我面前,這麼的端莊有禮貌,那我(家屬)就會很放心,把我的家人,交給這樣子的醫學生。」學生家訪之後,撰寫大體老師的生平,在啟用典禮前,向大家介紹這位特別的老師。

不少學生因為大體解剖課,與大體老師家屬建立深厚的情誼,家屬們視學生為晚輩,經常寄食物來給學生補身體,學生們也常與家屬聯絡,報告學習心得。

圖:「永恆的感恩」音樂會,慈濟志工周朱枝師姊(中)十多年前捐出先生的大體,當初幫先生解剖的學生,如今已成為醫師。

從先生的大體啟用典禮起,周朱枝一路關懷學生,如今這四位醫學生已成為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,對周朱枝而言是莫大的歡喜:「看著他們從怯生生的模樣,慢慢累積知識和經驗,現在個個都很挺拔、很有自信,覺得很安慰。」

捐贈者完成心願,家屬情感可能還很脆弱,透過醫學生家訪聆聽與感恩,讓家屬感受到那分尊重與溫暖。有位大體老師的姊姊,在學生到訪之後,寫下深重的託付:大願成良師,唯盼後輩賢。

醫學生從大體老師身上學到的,不只有專業技藝的精進,還有對於生命永恆意義的深刻體會。

大體老師的心願

「有一天你們真的能在我身上動刀子的時候,也是我心願圓滿的時候。」- 李鶴振

「全人」的醫學教育

大體老師的善念和遺愛,讓醫學院解剖課不只是醫療課程,更是一場生命教育。

師者與家屬之心

「成為醫師,不只憑自己的聰明才智,要知道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多少人的幫助。」- 王曰然

製作團隊

企劃、撰文|崔菊芬、石筱薇
視覺設計、網頁設計|徐昱婷、曾釋嫻
採訪|陳明輝、楊景卉、洪駿達
攝影剪輯|鄧志銘、林建利
平面影像|蕭耀華